栏目分类
新闻动态
18175620667
冶炼厂粉尘污染来源复杂,贯穿整个金属提取和加工流程,涉及物理破碎、高温化学反应、物料输送等多个环节。以下按工序详细分析主要粉尘来源:
矿石/精矿破碎与筛分
破碎机、球磨机:矿石破碎时产生大量粗颗粒粉尘(粒径>10μm),主要成分为矿石矿物和脉石。
振动筛、给料机:筛分过程因物料落差和机械振动引发扬尘。
特点:粉尘浓度高、粒径大,含硅酸盐(如石英)可能引发矽肺病。
原料转运与堆存
皮带输送机:转运点因物料抛落产生冲击粉尘。
露天料场:风力侵蚀导致细颗粒物(PM2.5~PM10)扩散,尤其干旱季节。
特点:受气象条件影响大,易造成无组织排放。
烧结/焙烧工序
燃料(焦粉)燃烧产生烟尘;
原料中硫、砷等挥发物冷凝形成亚微米级粉尘(如As₂O₃)。
烧结机/焙烧炉:
特点:含重金属(Pb、Zn、Cd)和有毒物质,具强腐蚀性。
熔炼与吹炼(如闪速炉、转炉)
金属氧化物还原产生含金属蒸气(如锌蒸气)的烟气;
气流搅动熔体喷溅形成熔融态烟尘(如铜锍颗粒)。
高温熔池反应:
特点:粉尘粒径小(0.1~1μm),富集Pb、Cu、Bi等有价金属,回收价值高但毒性强。
3.精炼工序(阳极炉、反射炉)
氧化期喷吹空气产生金属氧化物粉尘(如SnO₂、Sb₂O₃);
还原期碳粉添加引发碳尘飞扬。
氧化/还原操作:
特点:粉尘含低沸点金属(如铟、锗),易在除尘系统中板结。
渣处理与烟化炉
水淬渣:高温熔渣遇水爆炸式冷却,生成玻璃态微尘(含ZnO、SiO₂)。
烟化炉:喷吹粉煤还原渣中金属,未燃煤粉与挥发物形成混合粉尘。
电解车间
阳极泥处理:干燥、破碎过程释放含贵金属(Au、Ag)和硒碲化合物的细尘。
酸雾携带:电解液酸雾夹带硫酸盐结晶颗粒(如NiSO₄)。
冶金炉窑烟气系统
余热锅炉/换热器:烟气流速降低导致粗颗粒沉降不全,逃逸粉尘增多。
烟道漏风:负压系统密封失效引发粉尘外溢(无组织排放)。
辅助材料加工
熔剂(石灰石、萤石)破碎:产生CaF₂、CaCO₃粉尘,具强腐蚀性。
煤粉制备:磨煤机产出可爆煤尘(粒径<75μm,爆炸下限30~50g/m³)。
出渣与铸锭
扒渣作业:机械扰动熔渣产生高温烟尘。
浇铸机:金属液接触模具释放润滑剂(石墨)燃烧烟气与金属氧化物。
来源工序 | 典型粉尘成分 | 粒径范围 | 主要危害 |
---|---|---|---|
矿石破碎 | SiO₂、Fe₂O₃ | 10~100μm | 矽肺病、设备磨损 |
烧结烟气 | PbO、ZnO、As₂O₃ | 0.1~1μm | 重金属中毒、致癌 |
铜转炉吹炼 | Cu、Bi微粒、SO₃ | 0.5~5μm | 酸腐蚀、金属毒性 |
锌烟化炉 | ZnO、未燃碳粉 | 1~20μm | 金属烟热、爆炸风险 |
阳极泥处理 | SeO₂、TeO₂ | <1μm | 剧毒、生物累积性 |
源头抑制
矿石预润湿(含水率>8%)、密闭破碎设备、雾炮抑尘料场。
过程捕获
高温烟气急冷(防二噁英)+ 电除尘(效率>99%用于熔炼烟尘);
局部通风罩+袋式除尘(处理破碎、转运点粉尘)。
末端治理
湿法洗涤(处理含SO₂/酸雾的细颗粒);
覆膜滤料布袋除尘(捕集PM2.5级重金属粉尘)。
注:冶炼粉尘的资源化利用是趋势(如从烟尘中回收Zn、In),但需防范二次污染(酸浸渣中砷的固化)。
冶炼厂需构建“密闭-捕集-净化-监测”全链条体系,尤其关注无组织排放管控(料场封闭、车辆冲洗)和超细颗粒物治理(金属蒸气冷凝控制),方能实现清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