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新闻动态
18175620667
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专家深度解读:以规范管理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当今全球环境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环保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扮演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实现双赢的关键角色。这一产业不仅政策导向性强,产品覆盖面广,而且产业关联度高,是连接绿色经济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桥梁。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正式迈入规范管理的新阶段,旨在通过行业规范条件的实施,进一步优化行业发展秩序,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环保装备制造业的主管部门,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升级。从《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到《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深入实施,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的发布,为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取得了显著成就,重大环保装备已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行业总产值从2011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200亿元,年平均增速保持在约10%的水平。同时,企业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更是联合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任务。该意见部署了推动关键环保技术装备研发攻关、加快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四方面重点任务,其中特别强调了制修订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的重要性,旨在通过规范条件的引导,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的制定与发布,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引导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强化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重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自2016年以来,我国已经先后制定发布了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环境监测仪器、固废处理装备等四个环保装备制造业细分领域的规范条件,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依据。
规范条件首先对企业经营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企业应具备研发、设计、安装调试等能力及相关资质,这是确保企业能够持续提供高质量环保装备的基础。同时,装备企业应具有固定的生产场所,并与生产规模相适应,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这些要求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水平,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能力是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规范条件要求企业与研发机构、大学、科研院所在技术研发方面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具备一定比例的专职研发人员数量,研发投入稳定且取得足够的专利成果。这些要求旨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规范条件对产品质量把控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求企业具备产品制造所需的生产加工和检测设备,具备对产品性能、可靠性等准确检测的能力,以及检验外协和外购产品质量的条件和制度。这些要求有助于确保企业生产的环保装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提升产品的市场信誉和竞争力。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规范条件要求企业应具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45001:2018)证书,如不具备的应对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结合企业经营生产和产品使用要求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些要求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的制定与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它不仅规范了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促进了环保装备制造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还提升了行业整体水平,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共416家,这些企业整体发展情况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据统计,这416家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1539亿元,虽然企业数量仅占行业企业总数的2.77%,但产值却占全行业总产值的16.7%。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规范条件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和示范作用。
在细分领域方面,污水治理企业数量最多,共194家,占规范条件企业总数的46.6%;大气治理企业单位企业产值最高,达到6.64亿元/家,远超1.05亿元的行业平均水平;固废处理装备企业利润率较高,达到9.02%,超2024年行业平均水平约3.3个百分点;环境监测仪器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最高,达到10.5%,是其他三个领域规范条件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的1.9倍。这些数据进一步证明了规范条件企业在不同细分领域的优势和特色。
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的实施,不仅筛选出了一批优质企业,更通过“标杆效应”激活了整个产业的升级动能。规范条件企业不再依赖“采购通用件+简单组装”的模式,而是对关键核心零部件寿命和性能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并深度参与核心部件的研发与升级。通过“技术输出-标准共享-联合攻关”等模式,这些企业带动了上游供应商实现技术升级,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对企业而言,达标不是目的,而是以规范为基准,持续提升技术创新力、质量竞争力与社会责任感。规范条件的落地实施,正推动环保装备从“可用”向“好用、耐用、绿色用”全面升级。这不仅提升了环保装备的性能和质量,还降低了能耗和排放,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更坚实的装备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的持续深化和实施,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规范条件将不断完善和优化,为行业提供更加明确和具体的指导;另一方面,随着更多优质企业的加入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在全球环境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环保装备的性能和质量、降低能耗和排放、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和升级,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之,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的制定与实施是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规范了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提升了行业整体水平,还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在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一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