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迈尔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专注于废气治理全过程设备的研发与智造

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联系方式

18175620667

栏目分类

咨询热线

18175620667

什么是四大“新”污染物?解读来了

导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四类新污染物详细解读!
  新污染物

  新污染物是指那些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这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尚未纳入环境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1]。目前,国际上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有四大类:一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是内分泌干扰物;三是抗生素;四是微塑料。
 
  0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包含有机氯杀虫剂、工业化学品和工业过程副产品在内的初次污染物(又称原发性污染物),具有高毒性。这些污染物长期存在,具有很长的半衰期,能够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中[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以随着地球上的大气循环到达人迹罕至的两极地区。此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随食物链积累,导致各类健康危害和环境影响。
 
  02
       内分泌干扰物
       塑料等工业产品生产产生的副产物、雌激素类药品以及催熟剂中包含了大量的内分泌干扰物,并在其生产及使用和垃圾处理的过程中,被释放到环境中。这些化学物质可以与身体的内分泌受体结合,通过多种机制激活、阻断或改变自然激素的合成和降解,从而产生“虚假”或异常的激素信号,增加或抑制正常的内分泌功能,从而对代谢、发育、繁殖和行为等关键生物功能产生影响[3]。
 
  03
       抗生素
    自弗莱明于1928年发现青霉素以来,大量的抗生素开始投入市场并广泛应用于医用药物、农用兽药以及水产养殖,并通过不同途径进入环境[4]。抗生素通过影响环境中各种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及其他较高等生物如水生生物、植物、动物的种群结构和营养转移方式,破坏环境中固有的以食物链为联系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在环境中诱发大量耐药菌的产生并大量繁殖和传播最终影响人类健康[5]。
 
  04
       微塑料
       微塑料被定义为直径在1微米至5毫米间的塑料碎片。微塑料根据来源可分为初生微塑料(以微米大小生产的塑料材料,如化妆品中的塑料微珠)和次生微塑料(较大塑料碎片物理磨损或光降解产生的微小碎片)。据估计,基于食物的消耗,每人每年微塑料的摄入量约为39,000-52,000微塑料颗粒[6]。微塑料进入人体后会在呼吸系统、肝脏中积累,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7]。此外,微塑料可以很容易地吸收环境中存在的其他污染物,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致病微生物,并将其输送到其他地方[8]。

  文/孔垂澜 审/赵玉萍 编/angel

上一篇: 多项重磅国家政策连发,国资布局环保动作加快 下一篇: 地方环保集团“零元购”操作层出不穷,越来越“卷”了
温馨提示: 本网站需输入密码才可访问
密码错误, 请重新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