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新闻动态
18175620667
为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会组织征集业内机构、企业学习体会,提出贯彻落实的措施和建议,获得了广泛积极响应。本文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熊敬超,文章分为三部分,一是《意见》的重要意义,二是对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的思考和建议,三是公司在减污降碳等方面开展的有关工作。
中共中央 国务院11月2日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下一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针对当前我国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情况和发现的突出问题,《意见》的发布正逢其时,意义重大,是我们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双碳”目标任务和发展环保产业的行动纲领与指导性文件。
一、《意见》具有划时代意义,必将对我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一)《意见》高屋建瓴,擎画未来
《意见》明确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目标,强调了绿色低碳发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等方面的内容。《意见》定位高、立意深,谋划全面、措施有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拥有美好生活环境的诚心和恒心。
《意见》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这既为未来五到十五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确定了目标,也为我们环保产业未来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二)《意见》政策明确,指导性强
《意见》提出“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持问题导向、环保为民”等五大工作原则,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行动准则和工作方向,能有效保证各项工作精准到位、靶向发力、持久有效。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就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等七个领域,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中,就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长江保护修复等16个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和行动路线,内容翔实,目标明确,必将有力推动我国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
(三)《意见》意义深远,泽被后世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体现和深入贯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意见》明确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绿色转型、低碳可持续发展将给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意见》确立了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目标,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生活追求的热切期盼。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更是对世界生态环境保护的伟大贡献。
二、以《意见》为指引,全面迎接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
(一)久久为功,持久深入地投入到污染防治攻坚战中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污染防治攻坚战还面临许多方面的难题。我们要按照《意见》提出的各阶段目标,持久发力、接续攻坚,全面深入地投入到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以扎实的行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守正创新,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保障支撑
创新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新时期,我们要紧扣《意见》提出的任务目标和路线,切实开展创新工作,用创新的方式和能力解决新时期污染防治攻坚战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1、全面开展技术创新
一是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创新: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要加强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臭氧等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的攻关,提高治理效率,解决大气复合污染问题。
二是强化区域协同治理理念和技术创新:树立和贯彻区域协同治理的系统观念,加强区域协同治理路线、技术、方法的研究探索,推动区域协同治理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三是强化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相融合的技术创新:在治污减排的过程中,要鼓励和引导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如余热、余压利用和多源固废制备环境功能材料等。
四是强化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技术创新: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既减污、又降碳,要协同推进污染减排和降低碳排放,开展减污过程中低碳技术、设备的研发研制及应用。
五是推动环保装备制造创新:突出环保装备自身运行过程中的低碳、低排放,同时要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突出装备的智能化、信息化。
2、全面开展服务创新
大力推行环保管家服务,为政府、为企业、为园区提供合同式综合环保服务,有效降低治污成本,提升治污能力。
深入推进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服务,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整体提升园区污染治理水平和污染物排放管控水平,推动园区健康发展。
全面推动环保产业数字化服务创新,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诊断分析、监测预警、应急处理、改进评估等服务,全面提高环境管理和环保设施运行的智慧化水平。
3、全面开展管理创新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快构建减污降碳的制度机制。借助数字化手段,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建立健全基于现代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多措并举,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三)朝夕不倦,谱写污染防治攻坚与环保产业发展新篇章
目前我国已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国的现代化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全面现代化,“美丽”就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环境污染防治催生了环保产业,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环境污染治理能力的提升。在《意见》确定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新时期,环保产业应对照《意见》确定的新目标、新要求,不断转型升级,形成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充分贯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建成一批可推广、可借鉴、有代表性的示范工程,系统提升产业发展质量,通过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来助力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勇担社会责任,以坚实的实力为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深耕环保领域21年,一直保持战略定力,聚焦环保主业,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落实“双碳”目标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用实际行动为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了力量。
“双碳”咨询服务方面,公司组建了专业团队进行系统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为钢铁行业提供节能减排、减污降碳的咨询诊断和解决方案,帮助钢铁企业实现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污染物协同控制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烧结烟气多污染协同控制技术以及活性焦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已成功应用在多个钢铁企业废气治理项目中,帮助企业实现了烟气超低排放。
“无废城市”建设方面,公司积极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探索工业固废与生活垃圾、有机固废、危废的协同治理以及多种工业固体废物间的耦合协同处置,最终达到废物资源化利用充分和处置安全的目标,现已有多项案例在湖北武汉和四川绵阳等地实施。
长江保护修复方面,公司先后承担完成了宜昌田田化工厂土壤修复项目、武汉硚口古田1135片区土壤修复项目以及长江经济带沿线的相关工业园区废水、城市污水处理项目。
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低热值燃气清洁高效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已迭代更新至第五代,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内市场份额领先,目前已建成的各类型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机组装机容量已达17055MW,总装机容量接近三峡工程,其中煤气发电机组145台,热电环保机组68台。同时还将技术输出到国外,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和减污降碳贡献力量,公司先后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承担建设了多台套煤气发电、余热发电、燃气发电、饱和蒸汽发电机组。国内外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机组所发电量年当量可节约标煤3000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万吨/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携手并进,奋楫争先,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而不懈努力。